酒是的灵魂,所以有无酒不成诗之说辞,亦是酒的发源地, 也是酒的故乡。
刘伶为魏晋竹贤七子之一,一生孑身孤傲,偏与陆机,嵇康交好,一生嗜饮,称为品酒人。所以刘伶有酒仙的美谈,之后更有曹子建,陶渊明,李白,苏轼等品酒的大贤们以继承和发扬。
早在《诗经》《左传》中 就有酒的记载,有即醉以酒;酒以成礼为证。曹孟德有“对酒当歌,人生几何”的悲凉感慨,李太白有“天子呼来不上船,自称臣是酒中仙”之雅兴,杜子美有白日放歌需纵酒的潇洒,苏东坡有把酒问青天的豪情,欧阳修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豪迈,辛弃疾有醉里挑灯看剑的报国心臆...酒的确是好东西,可以促使血液循环,湿之功效。在西北寒风来袭,酡红每每挂于脸上,酽酒可以与肥肉飨食,倘若尔等不曾品尝,那的确有些遗憾了。大块吃着烤好的牛肉,大口喝着温好的纯粮酒,可谓虽不到蓬莱,已有飘飘欲仙的感觉,并不曾目睹宓妃,却好似依然窥得六车云中而来的洛神矣。
饮酒可以助兴,试看项羽大摆鸿门宴,其间武士说借酒兴舞剑,才有了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桌谈,如若没有酒,故事将没有佐料,好似再吃一碗白水煮来的饕餮熊掌, 岂不大煞风景。刘备徐州败逃至曹操,曹操恐失天下人心,因而款待刘备,有煮酒论英雄之侃,错失时机,刘备从此如鲲鹏翱翔于九天,在汉中奠基了蜀汉霸业。如果曹孟德邀刘玄德喝白水而论,便没有论英雄的雅兴,因为摆宴席缺少了酒的存在,就像小孩子过家家,没有诚意可言。
就现在人结婚,烟酒是必备之物,我敢说无酒不成席,尤其在西部,宴席之上大都要猜拳助兴,其声觳觫千里,俨然鹣鲽伉俪们在亲朋好友的酒声祝福中相伴一生,这正体现了白酒的特性,时间越长久,其味越甘甜悠长,如爱情,如友情……
唐代诗人崔曙的《登九日望仙台》 中有“且欲竟寻彭泽宰,陶然共醉菊花杯”的千古名句。而陶公在《饮酒》中说,“问君何能而,心远地自偏,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,山气日夕佳,飞鸟相与还,此中有真意,欲辨已忘言。”我想邀人饮一杯酒,一杯纯粮美酒,奈何我胸臆有谁来懂?微斯人邪!只好独饮独醉。
酒之魂,传承自古,源远流长,饮酒不在乎结果如何,但求享受过程,这才是是真性情的表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