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媒体兴起以后,突然在一些司空见惯的常规常态上,多了很多舆论导向的,这其中,就包括吃喝这件事儿。
有些人,善于开八,无所不评,恨不得墙角的泥都要挖下来吃吃评价一番,虽说吃喝无小事,但也确不是什么大事儿~请给我们的生活空间留个白,保留一点乐趣和好奇心,可以吗?
试想,你吃个饭喝个酒,后面还跟着一个人摇旗呐喊,含沙射影说你逼格低。那些在食物与酒中加入了企图心的人,与教人吸毒有何区别?
况且,也只有对生活充满困惑、对自己没有信心的人,才一直寻找机会,想努力拔高自己的逼格,就
像《欢乐颂》里的樊胜美,一直妄想钻进富人的圈子,从衣品、饮食、到谈吐,无不对自己严格要求,但还是输掉了自己的尊严和底线。
在这个装腔作势的世界中活着,处心积虑是得不偿失,学会去繁就简很重要,网络时代,越来越多的信息量,在打开你眼界的同时,也剥夺了一个人与生俱来平静生活的权利。
人类的想象力是催生生产力的源泉,但你了解的知识越多,创造力受到的摧残就越多,快乐就
越少,就会越担心被人嘲笑,有木有?
喝酒为了什么?是为了享受,享受孤独也好,享受快乐也好,谁也没有权利对你进行好与坏、高与低的灌输和说教。回到生活中来,那些教你提高逼格的东西,其实离生活的本质很远,甚至背道而驰……
反观那些在外人看来本应该逼格很高的人,往往都是淳朴、甚至“土气”的坚持自我的人。
1995年,巴菲特夫妇曾经和比尔盖茨夫妇一起作了首次之行,行程17天。盖茨的随从人员问巴菲特想吃什么,巴菲特写道“汉堡和炸薯条,其他什么都不吃”。他在什么都不吃下面还特意划线以示强调。
生活,遵循本心就好了,不被人所诱导和利用。那些总是试图告诉你,这样不对,那样格调不高的人,你看不出她逼格有多高,倒是满满的野心,和对掌控话语权的饥渴让人退避三舍。
去掉浮躁,一切归零,返璞归真,才能真正看到美食和美酒的“美”。我们学习任何知识,不是为了赢得什么,而是懂得对不必要的物质累赘中精简身心,从知识盲洞中抽离自我,身心不被束缚、自由的活着……